大唐广德年间的清明时节,坐落在西子湖畔一处安静的院落里,晚饭后的乐城长公主斜靠在院子里的躺椅上,看着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玩耍,不禁有回想起自己儿时在大明宫的美好时光。
回想起自己在大明宫里度过的年少时光,虽然是孤单寂寞,学艺艰辛,但有母亲的指引,有师傅的教导,有贵妃娘娘的庇佑,有姑姑的陪伴,有相伴成长的那些玩伴,还是岁月静好,是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。
但每每想起长安陷落前后,那惊心动魄,生离死别的经历,都令乐城不堪回首,痛彻心扉,恍如一场噩梦!还好上苍眷顾,历经千难万险,她终于回来了,回到这向往已久的、母亲的故乡——余杭。
一切都终于恢复了平静,仰望漫天的星辰,乐城仿佛是又看到了他们的眼睛;他们是她的挚爱亲朋,良师益友!乐城觉着他们从未远走,在这广袤的夜空中,那些闪烁的星辰,就是他们眼睛,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。
夜色渐浓,乐城看着院里还在玩闹的孩子,起身招呼孩子们去休息了。孩子们也跑累了,都回来围坐在乐城身边。乐城拿起汗巾给小女儿擦汗,小女儿忽然拉着乐城的手问道:“娘,为什么哥哥有大名,而我只有小名阿姝?”
“因为你是妹妹,爹和娘希望你长大后是个美丽而温柔的女子,所以给你起了这个小名。”乐城摸着阿姝毛茸茸的脑袋说道。
“那娘小时候有小名吗?”阿姝问道。
“有啊!娘的小名叫小枳。”乐城说道。
“小枳是什么意思呢?外公外婆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呢?”阿姝问道。
听女儿这么问,乐城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,她的名字该如何跟女儿解释呢?乐城的思绪又回到年幼时,那个她再也回不去的大明宫。
大唐天宝五年盛夏的正午,蝉声嘈杂,在太液池游玩了一早上的贵妃娘娘独自在画舫上小憩,身旁的太监和侍女也都退到卧舱外,趁机打起盹来。
贵妃娘娘的近侍阿蛮也乏了,趁着娘娘休息的空档,她也走到卧舱外的长椅上躺下,打个盹儿。
忽觉一阵风掠过,她睁眼一看,一个身影从眼前闪过,不由得惊叫一声,翻身坐起来。一旁的太监徐公公闻声急忙跟着那身影冲出去,大声叫喊着抓贼!
贵妃娘娘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,起身问道:“阿蛮?怎么回事?”
阿蛮急忙进去,回禀情况。少顷,太监小山子抓进来一个衣着简朴,头发凌乱的小丫头,她手里还抱着一串荔枝和几个桃子。
“禀娘娘,抓到一个偷果子的小贼。”徐公公说道。
贵妃娘娘起身来到外间,看着跪在地上这个身材瘦小,面色发黄,瑟瑟发抖的小女孩,问道:“这宫里怎么会有这么小的丫头,做什么的,几岁了?”
小女孩并不做声,旁边的内监踢了她一脚,厉声呵斥道:“要死啊!敢偷娘娘的荔枝。贵妃娘娘问你话,还不快回禀!”
“9岁。”小女孩颤声回答。她神情呆滞,并不哭叫,似乎已经习惯被踢打了。
“哦?这么小?你是谁家的孩子?”贵妃娘娘问道。这次小女孩说什么也不肯说,任凭一旁的内监打骂,就是不吭气。
贵妃娘娘见这丫头太小,满脸的惊恐,不由得心生怜爱,于是示意内监停手,吩咐道:“叫这边的掌事公公过来。”
不一会儿,一个中年的太监跑进来,看见那女孩吓了一跳,连忙跪下来回禀:“贵妃娘娘恕罪,老奴一时不查,竟让这个小丫头惊扰了娘娘,我这就带回去处置。”说完,想过去拉这个小女孩。
“本宫还没发话,你倒急什么!说,这个女孩什么身份?”贵妃娘娘问道。
“额——,禀娘娘,她是丽娘的孩子。”掌事公公回答。
“丽娘是谁?”贵妃继续逼问道。
“丽娘是已故贞顺皇后的侍女。”掌事公公回答。
“哦?”贵妃娘娘一笑,似乎明白了,接着问道:“那这个孩子应该是个公主了,可是怎么会在这里?”
“禀娘娘,是这样,当年贞顺皇后恼恨丽娘生下这孩子,将丽娘发配到掖庭做杂工,圣上和贞顺皇后却一直都没有明旨怎么处置这个孩子,就这么一直跟着丽娘了。“掌事公公回答。
“按理说即便是侍女,生了圣上的孩子总是要加封的,怎么会如此待遇?那丽娘是怎么有这个孩子的?”贵妃娘娘问道
“额——,老奴不知。”掌事公公回答。
“你怎会不知,还不老实回禀娘娘!”阿蛮在一旁厉声呵道。
掌事公公犹豫半天,在阿蛮的一再威逼下才吞吞吐吐的回道:“这个,据说是当年陛下酒醉,误将丽娘当贞顺皇后了。”
“原来如此!”贵妃一笑,转头看着小女孩问道:“叫什么名字?喜欢吃果子,是吗?”
“没大名,都管她叫鱼娘。大概是她娘又病了,所以跑出来偷了娘娘的果子给她娘,请娘娘责罚。”掌事公公回答。
“哦,还是个孝顺孩子。不如留下来,一会儿领去见陛下,我倒想看看圣上怎么处置。”贵妃娘娘笑起来。
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,不知这位贵妃娘娘又要怎么撩圣上的逆鳞了。
李隆基在麟德殿处理完户部的奏章,便急匆匆赶往贵妃娘娘寝宫蓬莱殿。刚进院门,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回禀:“启禀陛下,贵妃娘娘今天领个孩子回来,据说是贞顺皇后之前的侍女丽娘的孩子。”李隆基一听,楞了一下,随后一笑,款步走进正殿。
贵妃娘娘躬身迎驾,李隆基赶紧将她扶起,说道:“爱妃今日都到哪里赏玩了,快说与朕听听。”
贵妃娘娘一笑,给她的三郎斟了杯茶,说道:“臣妾今日还真是有个趣事要讲给三郎听呢。”
看看三郎似乎如常坐在床榻上,贵妃将茶杯递给他,接着说道:“臣妾今日在太液池游玩,忽见湖边一女孩长得颇似三郎,于是好奇,就领回来让三郎看看。”说完,让阿蛮把那丫头领过来。
看着阿蛮将小女孩领过来,李隆基一笑,故作好奇的说道:“哦——?那朕倒要看看呢。”
“陛下可曾认得?”贵妃娘娘笑着问道。
见李隆基摇头,贵妃冷笑一下,接着说道:“三郎才情万丈,想必玉环遇到陛下之前也是意气风发,挥斥方遒,肆意纵情于后宫上下,竟不知自己究竟种了多少因,结了什么果?”
“玉环!你到底想说什么?“李隆基沉下脸问道。
贵妃娘娘微微一笑,继续说道:“贞顺皇后当年也是绝代风华,竟引得陛下爱屋及乌,连她的侍女都不放过!”
“放肆,你真是太目无君上了。”李隆基震怒,拂袖而去。
阿蛮赶紧过来劝道:“娘娘,何必呢,让圣上如此震怒。”
贵妃娘娘冷笑道:“他自己做下的好事,有何说不得,我倒要看看他能撑到几时?”
不出贵妃所料,第二天中午,李隆基又准时驾临蓬莱殿,贵妃娘娘故意赌气不接驾,在偏殿里装模作样的教鱼娘跳舞。
老皇帝也不介意,在一旁坐下来观看。阿蛮赶紧奉上茶水,然后走到贵妃身旁回禀。贵妃娘娘这才转过身,径直走到床榻边,坐在他的对面,却并不理会他。
老皇帝笑起来,他朝一旁的高公公使个眼色,高公公会意,命所有人等退下。他笑了笑,说道:“玉环,都是陈年往事,有必要揪着不放吗?”
贵妃转过身,看着他说道:“即是三郎往事,我又何必在意?这孩子我喜欢,不如留在我这里如何?”
老皇帝心知贵妃留下这孩子,是提醒自己不得再宠幸他人,心里虽颇为不悦,但也无法,只得说道:“如果爱妃喜欢,那就留下,反正这孩子的确是朕的,只是爱妃这眼神可真是不好,她哪里像朕?”
贵妃娘娘噗嗤一乐,笑道:“多谢三郎!玉环看着哪里都像啊!三郎觉得哪里不像了?”
看看圣上没说话,贵妃娘娘接着说道:“既然三郎认了这个女儿,那就麻烦给个封号,赐个名字。”
老皇帝一把搂过贵妃娘娘,笑着说道:“行,只要玉环高兴,怎么都行!”
贵妃娘娘推开他,坐起来说道:“那现在就把这事办了,一会儿我们还得去试新曲。”
老皇帝一听要去试新曲,甚是高兴,急忙说道:“这事爱妃看着办吧,你起好了,朕准奏就行了。”
“这怎么行?陛下的女儿,怎么也得陛下起名啊!”贵妃正色道。李隆基皱了一下眉头,略想了一下,随口说道:“就叫枳吧。”
贵妃娘娘看着他在纸上写下‘枳’这两个字,皱了一下眉头,忽然大笑起来,“三郎,你真坏。”
李隆基故意不解的问道:“玉环何有此言,这名字不好吗?”
贵妃娘娘笑着说道:“别装了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三郎你说你什么意思?”
李隆基一笑,说道:“本来如此,要不是你多事,连这个名字都没有,封号礼部定吧。”
看着贵妃又皱眉头,李隆基只好说道:“好好好,是朕多事,好吧。”贵妃娘娘嫣然一笑,拉着他去梨园了。